检察 “匠心” 筑坦途,镇海特殊群体 “无碍” 行
发布时间:2025-05-21
“现在我们到图书馆和大剧院坐电梯、上厕所方便多了,剧场和报告厅也都增设了轮椅坐席,看书、看演出很舒心!”参与镇海区无障碍设施整改情况“回头看”的肢障人士小郎感慨道。2025年5月13日,镇海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区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残联工作人员、“益心为公” 志愿者、残障人士代表,对部分公共文化场所无障碍设施整改情况进行 “回头看”,确保特殊群体能够平等、便捷地使用场所设施。
2024年11月,镇海区人民检察院从人大建议、政协提案中敏锐捕捉到辖区无障碍设施领域有待完善。为精准掌握情况,该院邀请“益心为公” 志愿者一同深入辖区各公共场所,对无障碍设施情况展开“地毯式”摸排,精准固定相关证据,为后续监督整改筑牢坚实基础。
聚焦公共空间:打通特殊群体出行“梗阻”
人行道与公园是市民日常出行和休闲的重要场所,其无障碍设施的完善程度,关乎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。然而,该院在排查中发现,部分人员密集场所周边人行道盲道常有电动自行车、机动车、共享单车、废弃电线杆“越界”;一些公园内,出入口狭窄,无障碍停车位缺少轮椅通道,无障碍厕所内设施也不符合规范。
针对这些问题,该院迅速立案,并厘清监管职责分工,于2024年12月24日、2025年1月20日分别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,与执法部门磋商,督促两部门切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。“以前出门,总担心盲道被占,现在好了,到处都很顺畅,检察院真是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!”视障人士王女士的话语中满是感激。
主管部门不仅重铺受损盲道、移除障碍物,还对 80 余处局管道路、公园及公厕的无障碍设施开展全面排查,及时整改道路盲道破损老化、无障碍厕所不规范等问题10处。执法部门加强巡查力度,对主要道路盲道进行地毯式排查,依法严肃处理占用盲道行为,立行立改 50 余次,为视障人群重新打通了安全、畅通的出行通道。
着眼服务场所:提升特殊群体体验品质
商场超市、文化场馆本应是全体市民共享的公共空间,但不少商超存在无障碍电梯扶手缺失、厕所设施不规范等问题;图书馆和文化馆的无障碍厕所设施不全、图书馆报告厅缺少轮椅席位,给特殊群体带来诸多不便。
该院立案后,分别于2024年12月9日和12月19日向两家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,督促其依法履职,提升服务场所的无障碍水平。相关部门迅速行动,推动商超整改,并对辖区 4 个大型商场和 9 家重点超市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全面排查,补齐设施短板;完善图书馆和文化馆的无障碍设施,还对辖区 100 余处文化、旅游和体育场所的无障碍厕所、无障碍电梯、无障碍出入坡道等设施进行深入检查。“现在去超市和图书馆都方便多了,这些改变让我们心里暖暖的。”残障人士张大爷真切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。
守护养老阵地:筑牢老年人生活堡垒
养老机构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温馨家园,但在对辖区部分养老机构的无障碍设施进行现场调查时,该院发现两家养老机构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,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便利与安全。
立案后,该院明确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责,并于2025年1月17日向其制发检察建议书。主管部门迅速响应,督促两家养老机构进行整改,同时对轮椅坡道制定改建计划。此外,主管部门还对辖区其余 16 家养老机构展开全面排查,发现的10 余处问题均已整改到位,为老年人营造了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。“现在在养老院生活,各方面都很方便、很安全,感谢检察院和相关部门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!”养老院的陈奶奶感激地说。
从公共空间到服务场所,再到养老阵地,该院与多个部门的有力监督,切实解决了特殊群体在生活中的痛点、难点问题,绘就了一幅特殊群体 “无碍” 生活的美好画卷。未来,该院将继续秉持为民初心,持续发力,不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,让特殊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。